2024-11-06
英国:议会重新引入烟草与电子烟法案 多方表明立场
11月5日,英国政府官网发布监管政策委员会(RPC)关于《烟草与电子烟法案》影响评估的正式意见。标志着议会重新引入《烟草与电子烟法案》,该法案旨在逐步限制未来世代的烟草购买权,并加强电子烟的监管,以应对青少年吸电子烟问题。
立法措施
根据文件内容,《烟草与电子烟法案》提出了一些更新和具体的措施,旨在进一步控制烟草和电子烟的销售和宣传。以下是文件中的关键更新和措施:
- 渐进式烟草禁令:
-
- 新措施:从2027年起,逐步实施针对2009年1月1日及之后出生者的烟草销售禁令。这意味着今后每年都会有新增的群体被禁止购买烟草产品。
- 电子烟广告和赞助禁令:
-
- 新措施:全面禁止一切电子烟广告和赞助活动,以减少电子烟在青少年中的曝光率。
- 生效时间:计划于2027年实施。
- 影响:此禁令将显著影响电子烟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市场推广手段,并可能影响电子烟在年轻群体中的吸引力。
- 电子烟自动售货机禁令:
-
- 新措施:自2026年起全面禁止电子烟和尼古丁产品自动售货机。
- 原因:研究显示自动售货机为青少年提供了便利的电子烟获取渠道。通过禁令,预计可以减少青少年的购买机会。
- 其他待实施的电子烟限制措施(需二级立法):
-
- 口味限制:可能禁止特定口味或限制口味描述(如将“蓝莓松饼”改为“蓝莓”),减少青少年的口味吸引。
- 包装设计:禁止在包装上使用卡通、动物或其他儿童友好的设计元素;更严格的方案将禁止所有颜色和品牌设计。
- 销售展示限制:规定电子烟必须放置于柜台后方,防止展示吸引青少年。
- 其他措施:
-
- 非尼古丁电子烟的限制: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非尼古丁电子烟,并禁止为未成年人代购。
- 免费分发限制:禁止向公众免费发放电子烟及相关产品,但政府公共部门可有例外。
- 烟草和电子烟的场所注册系统:建立新的注册系统,要求企业报告销售的电子烟、烟草及相关产品的信息,以便于监管。
- 烟草和电子烟许可:拟在英格兰建立零售烟草、电子烟等产品的销售许可制度,以增强市场规范管理。
评估及意见
这些更新和措施主要旨在通过立法手段,减少青少年对烟草和电子烟的接触,遏制青少年吸烟及电子烟使用率的上升趋势,同时加强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针对该法案的立法影响,RPC给出了具体的评估及意见:
RPC指出,禁令将对便利店和电子烟零售商等中小企业产生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利润损失和合规成本上。RPC建议进一步细化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受影响情况。
据估计,法案预计将在2027-2056年间产生303.82亿英镑的净现值收益,主要得益于烟民减少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然而,电子烟广告和自动售货机禁令可能对企业产生62.72亿英镑和10.98亿英镑的负面影响。
文件指出,烟草禁令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吸烟率并降低烟草相关疾病发生率。同时,电子烟广告禁令旨在减少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但是该禁令的长期健康影响尚不明确。
总体来说,RPC评价《烟草与电子烟法案》符合立法目的,具备可行性,但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完善政策效果监测,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有效性。
多方支持和观点
据Talking retail报道,该提案也获得了多方支持和意见反馈。例如:
英国特许贸易标准协会(CTSI)首席执行官John Herriman表示:
法案的重新引入是“十分可喜的”,并强调协会将支持商家理解和遵守新规,同时对违规商家采取严格措施。
保守党议员Bob Blackman指出:
这一法案的关键措施已在上届议会中获得了强烈的跨党派支持,新政府应尽快推进立法,以实现“无烟世代”的目标。
工党议员Mary Foy也强调:
该法案在减少青少年吸电子烟方面的重要性,并敦促各党派共同支持立法以保护青少年免受电子烟危害。
同时,也有不同声音对法案的细节提出了担忧。ACS首席执行官James Lowman认为:
虽然许可制度有助于打击非法市场,但如果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合法商家的正常运营。
此外,倡导组织We Vape的创始人Mark Oates表示:
限制电子烟口味可能会迫使一些用户重新吸烟,并呼吁将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罚款金额提高至更具威慑力的水平。
威尔士公共卫生部门认为,新法案的规定“至关重要”,将帮助遏制青少年吸电子烟的上升趋势。威尔士公共卫生顾问Chris Emmerson表示:
青少年吸电子烟现象在威尔士快速增长,反映出全国范围内的问题。此次立法是遏制尼古丁成瘾的必要措施。
与此同时,独立电子烟贸易协会(IBVTA)警告称,过多的监管可能会影响电子烟作为有效戒烟工具的潜力。IBVTA主席Marcus Saxton指出:
限制口味等措施可能会误导公众,将电子烟的危害与烟草等同,阻碍吸烟者的戒烟意愿。
目前,所有措施都还只是提案,所有提案内容都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公开辩论。
来源本站的文章为原创内容,其版权及许可使用权归属本深圳见时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复制、转载或其他方式使用原创文章,需授权并注明来源;来源为摘录或转载第三方信息的文章,其版权归属原媒体及作者,请勿直接转载。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